在油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,油田作业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油田作业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创新之星,他们以卓越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,推动了油田作业的革新与发展。本文将揭秘几位油田创新之星的卓越事迹,展现他们在技术创新、成本控制、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突出贡献。

一、王雪刚:技术破壁,创新护航能源开发

王雪刚,采油工艺研究院(监理公司)钻井所固井室室主任,自2012年东北石油大学毕业后,扎根准噶尔盆地的勘探征途。他深耕方案编制,矢志不渝于原油天然气产能建设与技术攻关。

1. 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化

王雪刚以非凡的洞察力和不懈的探索精神,不断突破技术壁垒,为降本增效开辟了新路径。他深入钻研低密度水泥性能,成功研发出国产高强减轻剂匹配分级技术,有效替代进口材料,已在280井次中得到应用。

2. 攻坚克难,技术突破

面对超深井固井领域的重重技术挑战,王雪刚主动请缨,引领团队向超6000米长封固段一次上返技术的发起攻关,并创新性地研发出了三大核心技术。这些技术攻克了水泥返地难、易漏失的技术瓶颈,实现了综合达返率98%以上的卓越成果。

二、周恒仓:恒心创新,解决300余项生产难题

周恒仓,大庆油田试油试采分公司作业四大队作业十四队井下作业工,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劳动模范、黑龙江省首席技师。他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,挑战一个个生产难题,为井下作业施工解决实际问题。

1. 革新工作法

周恒仓带领工作室成员总结归纳出“1.2.10”革新工作法,解决生产难题300余项,完成革新成果200余项,获油田公司技术革新成果奖励44项。

2. 小改小革

周恒仓关注作业施工中的小难题,一项项小改小革经过他的头脑风暴后诞生。例如,他成功制作了24v电压的电热鞋垫,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。

三、刘长福:当先锋站排头,稳油增气

刘长福,第一采油厂2024年劳动模范,第四采油作业区刘长福。他扎根生产一线,锤炼过硬本领,热忱尽责、追求卓越,在老油田二次创业、数智化转型的新征程中,带领班组在油气产量、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。

1. 心系油气上产

刘长福清楚记住每口油水井的确切位置,掌握每口井的生产情况。他严格落实油井日分析制度,对高产井、低效井、长寿井、结蜡含砂井进行分类施策,实施“一井一策”。

2. 奋斗面前无困难

面对困难和挑战,刘长福坚持奋斗面前无困难。他积极对滨深井区工艺流程进行改造,将油气集输一体化撬装集成装置改为两级油嘴减压,进入低压油系统进行生产,为冬季天然气保供保驾护航。

四、夏洪刚:毫厘之间的千锤百炼

夏洪刚,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采油作业二区07站采油工。他苦练绝活,钻研创新,成长为创客“教练”讲师。他研制的装置,提高工效50%以上,获得国家专利。

1. 绝活技艺

夏洪刚通过自主研发,应用创效达2000多万元。在今年更是获得集团公司十大杰出青年”、辽宁青年五四奖章、辽宁最美青年”3项荣誉。

2. 基层创新

夏洪刚认为,基层创新要接地气,能解决实际问题才有价值。他研制的抽油机井皮带推顶装置,在作业区的20多口抽油机井上推广试用,提高工效50%以上,年减少停机产量损失。

五、郭亮:土专家的创新路

郭亮,采油一厂江河油矿作业队作业工。他依靠技术创新和改进,把修井兄弟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,让大伙不干返工活,不再被低效率的劳动所困扰。

1. 刻苦钻研

郭亮把工友们喝完的啤酒瓶子捆扎在一起当学习桌凳,刻苦钻研技术,打牢理论基础。

2. 技术创新

郭亮通过技术创新和改进,成功解决了油田作业中的多项难题,为油田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
六、许克新:做一个有思想善作为的工匠

许克新,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专业首席技师。他手握国家专利18项,省部级创新成果6项,局级技术创新成果43项,处级成果60项。

1. 勇于改变

许克新勇于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,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,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。

2. 提技能

许克新自学了《采油安全操作规程》、《油水井动态分析》、《机械制图》、《计算机应用技术》等多门课程,积极参加各种级别的活动、考试。

结语

油田创新之星们以卓越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,推动了油田作业的革新与发展。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石油人投身于技术创新,为我国油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贡献力量。